使用说明:点击“全屏”可放大地图窗口;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;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;地图左上角“+”可放大“-”可缩小;“上下左右箭头”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;点击“三维图/二维图/卫星图”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、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。
县情介绍
2001年,全县辖4个镇、6个乡(其中1个民族乡),217个村委会、乡。
12个居委会。年末总人口30.27万人,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.55万人;非农业人口3.78万人。
2002年,全县辖4个镇、6个乡(其中1个民族乡),217个村委会、12个居委会。年末总人口30.37万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3.83万人,少数民族人口2.56万人。
2003年,全县辖4个镇、6个乡(其中1个民族乡),217个村委会、12个居委会。年末总人口30.57万人,其中少数民族2.35万人,非农业人口3.86万人。
2006年,修文县辖4个镇、5个乡、1个民族乡:龙场镇、扎佐镇、久长镇、六广镇、谷堡乡、六屯乡、小箐乡、洒坪乡、大石布依族乡、六桶乡。
历史沿革
修文,先秦时期先后属梁州、荆州、夜郎国地。秦汉以降,先后属象郡、牂牁郡、蛮州和功州、罗氏鬼国、功州、顺元路军民安抚司、贵州宣抚司、贵州宣慰司。
县有行政建制始于元代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,于今修文、息峰(息峰原属修文,民国三年析出)县境的西北面置青山远地等处和六广等处蛮夷长官司,在东南面置落邦扎佐等处蛮夷长官司,在东北面置底寨等处蛮夷长官司,隶四川行省。二十九年改隶湖广行省。各长官司管辖的地域均是明末置卫的卫地和清康熙年间置县的县地。
明洪武五年(1372),县地蛮夷长官司长官内附,改置为青山长官司、底寨长官司和扎佐长官司,复隶四川行省;同时,裁六广等处蛮夷长官司,将其地划属水西管辖的水外6目的龙尔(龙场,今城关)、底飞(今六广)2目地,由贵州宣慰使霭翠亲领。永乐十一年(1413),置贵州行省,县境各长官司属贵州节制。修文县名最早出现在崇祯三年(1630),关于“修文”名称,据《修文县志》记载:崇祯“三年三月,安位(彝族)乞降,乃献水外六目地。六目者,今修文、扎佐、息烽、六广、九庄、安底是也。诏设敷勇卫,领修文、于襄、濯灵、息烽四千户所”。其来源是取自《尚书?武成》中的“偃武修文”,隐含为安位投降,结束动乱,尔后是发扬光大王阳明所倡导的文教事业,同时也蕴含了对这位先人的怀念之情。
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),裁敷勇卫置修文县,属贵阳府。
民国三年(1914),析县境北部置息峰县。至此,修文县行政区域基本固定。四年(1915),隶黔中道。九年(1920),裁黔中道,直隶省。二十四年(1925),改隶第一行政督察区。二十六年(1937),隶省直辖区。二十七(1938)年调整区划,全县调为6县。将第一区改为直辖区,第二区为第一区,第五区为第二区,第三区和第四区不变,第六区、第七区合并为第五区。三十年(1941),复直隶省。三十五年(1946),改隶省直辖区督导室。三十七年(1948)复隶于省。
1949年,隶属贵阳专区,1952年,改隶贵定专区,1956年,改隶安顺专区,1958年,改隶贵阳市。1962年改隶安顺专区,1992年,复隶贵阳市至今。